top of page
美英

何振岱诗词赏析之二十四: 一步一景一扬州


我们连续多期在这里记录着老人在吴中的日子。这段时光,是老人家一生当中少有的“极致”时光,山水为伴,诗书以寄。在这段时间里,老人家虽为万里客,但满座尽嘉友,出入皆良朋。这里面,陪伴他最多,又最受他嘉赏的当然是高足吴石了。所以在这段时期里,他和吴石颇有些诗词酬答。除却零星的诗词以外,单是这次扬州之行便得十二绝。师徒之间唱和之频繁可见一斑。只可惜,一时间没能找到吴石将军的应和之作。不然师徒诗作同放于此,更诠释一段佳话。

图为位于福州三山人文纪念园的吴石将军(右一)、何遂将军(左一)铜像 此一组绝题为“杂诗”,实际上每一首都是工整无暇的绝句,无一处旁生失落之笔。可见老人家为诗学之严谨,为功力之深厚。所谓“杂”者,盖为所写之景多也。 此十二绝从第一首来到扬州,到最后一首离开扬州,写了扬州的一步一景所见所闻。笔调随着诗人的脚步移动,见则咏之。没有贯穿的主题和侧重,这就是题中的“杂”之所在。这一步一景看似杂而无序,但实际上却是老人家行走的路线图,也贯穿着十二绝的起承转合和脉络走向。 扬州杂诗十二首同吴虞薰作 相携江步渡柴桥,驰道平连柳色遥。 未到扬州先野望,炊烟茅舍雨潇潇。 斜风细雨广陵城,不着闲愁亦有情。 花石都含名画意,巷坊未废古时名。 一橞萧疏意不穷,万枝秋缀舫西东。 蓼花不自矜颜色,只向河流养淡红。 古堞阴阴冒绿萝,柴扉不掩种花多。 水村似有承平影,人意萧闲看客过。 大虹桥外水天宽,移棹中流尽意看。 我与野鸥同自在,岸回丛苇不荒寒。 隔江岚气赵家山,曾见名公宴翠鬟。 今日祠堂映修竹,灵光犹绕碧云间。平山堂 跨水玲珑涌五亭,亭前小语是风铃。 垂杨多处烟全绿,古塔颓边草自青。 有栏杆处皆临水,在树阴中独过舟。 月观风亭凭纵赏,渔湾鹭港最宜秋。 龙天钟鼓自清酣,膜拜禅规我略谙。 容易水乡成佛国,莲花红艳胜江南。 是日法海禅寺有念佛道场 词仙俊赏淳熙世,红药犹存廿四桥。 后八百年空怅望,黄鹂声似玉人箫。 天人三策董江都,一井寒泉更渫无。 犹笃遗经少荒宴,汉皇至竟得师儒。 鸣雨篷头绝好听,归途霁景又扬舲。 二分带得扬州月,七夕还看白下星。 是夜林敦明招饮,同高篠庵、吴虞薰集玄武湖舟中 相携江步渡柴桥,驰道平连柳色遥。 未到扬州先野望,炊烟茅舍雨潇潇。 这是将近扬州而未到之作。以此篇作为扬州之行的开端可见其不杂,最起码序没有乱。写了临近扬州时走过的路和看到的景色。 一首绝句,四句诗,却好似一幅图画,让我们看到了其中有什么人?走到了哪里?过了什么桥?看到了什么景?还有他和扬州的位置。人物,动作,所处之地,目光所及,郊外之景,以及环境氛围,凡此种种在诗句里流动,自然又充实。“相携”何人?当然就是吴虞薰,也就是吴石。这里交代了人物,同时也回应了题目。“江步”中的“步”,同“埠”,也就是江边码头。“柴桥”,“驰道”,“柳色遥”,“野望”,“茅舍”中流露的是一种乡野景色,也就是“未到扬州”里告诉你的扬州城外。从这里你可以看到,情景是统一的,也就是他所有的景物都统一在了一个“野”字之下而没有任何旁杂。而从中流露出来的情味又全是诗中在看景和行路的人。所以在这四句当中看似在写景,实际是在写人。写他们师徒相携走到江边,过了柴桥,放眼望去驰道两旁平野与烟柳相连,一望遥遥。而“雨潇潇”中的“炊烟”和“茅舍”与这一望无际的柳色相连,营造出了一种烟雨蒙蒙的江南水乡的景色。 这四句作为“起”这是一个时间上的序,告诉了你他们初到扬州。接下来是否是按照起承转合的安排呢?还是就如同题中所说的“杂”呢?我们接着看。 斜风细雨广陵城,不着闲愁亦有情。 花石都含名画意,巷坊未废古时名。 这是进了扬州城了。“广陵城”即扬州城。扬州最早在三国时期是吴地广陵县,到了北周时改为吴州,再到隋时改为扬州。老人在诗里惯以古称,这里亦不例外。 上首诗里有道:“炊烟茅舍雨潇潇”,这里又以“斜风细雨广陵城”开篇说明时间并不遥远,刚才在郊外,现在进到了城里。此时虽然“斜风细雨”但我依然兴致勃勃“不着闲愁亦有情”。看花看石,走街转巷,看石上的花纹像名画一样美好,也为街巷的名字未废掉古时名而欣慰。整个四句中流露的是在扬州城里的新鲜和欣喜。 一橞萧疏意不穷,万枝秋缀舫西东。 蓼花不自矜颜色,只向河流养淡红。 这时候从岸上走到了“舫”,也就是船中,时间上与前两首就拉开了距离。也许所谓的“杂”也是从此开始。这里写一行人游于江上,或饮于舫中,看画船旁秋叶稀疏却别有妙意。那高高爬升的花,不耀自妍,这颜色在水流中映照出一片淡红,水映花色,花照水红, 虽“一橞萧疏”却已经是足够美好。这里的“一橞萧疏意不穷”,表面上是秋之意,实际上是人之意,虽逢秋却意致,意致时,舫上的花枝,水中的映红皆然。这里的“自矜”是自负,自夸的意思。而“养”则是供养,提供之意。 古堞阴阴冒绿萝,柴扉不掩种花多。 水村似有承平影,人意萧闲看客过。 悠哉悠哉,闲适漫步,这就走到了郊外。这里无奇花异景,雕镂画栋,有的是乡野人家的古朴清幽和质性自然。“古堞”(die)之上,盈盈绿萝刚刚露头。“萝”的绿和墙的“阴”在色彩上形成了对比,而“冒头绿萝”的嫩和“阴阴古墙”的古老又是一种质感的对比。在重重对比之下,是未掩的“柴扉”里的繁花竞开。上句给人一种古老的厚重,下句又给人一种淡然的宁静,从“堞”与“萝”的对比,到“扉”与“花”的映照,流露的是陶渊明笔下那种平淡自然和醇厚隽永的情致。这种情致延续下去,便是人的动态和感知,即“水村似有承平影,人意萧闲看客过”。这里上句中的“似”是这一句的眼,一个“似”字告诉你,这里是诗人眼中的景,心中的感----“这水村仍有过去的太平之相啊”,这里面一写了小小水村的安然宁静平和,二写了小村远离尘嚣的偏,三流露着对这种偏远宁静不落凡尘的感叹,也彰显着世事的不同,重重意思囊括在一句之中而又不失轻灵,实是一种功力所在。而最后一句则是这句的补充和加强:“人意萧闲看客过”这一句实际上是上一句的倒置,即上句的感是由这句的动而来的----闲寂无聊的柴扉中,闲适的人淡看过客穿梭。看似一种闲适甚至寂寞,实是一种放松平和。流露的是适宜感,不仅是水村柴扉之人的适宜,也是作为“客”的适宜。当然也是我们读者读诗时的适宜。 大虹桥外水天宽,移棹中流尽意看。 我与野鸥同自在,岸回丛苇不荒寒。 从淳朴自然的水村小景,来到了水波连天飞桥如虹的水上,泛舟中流,尽情看这水天之间野鸥翻飞,舒畅自在,纵然岸边丛生的芦苇也不觉其寒凉。这里的“回”是盘转,环绕的意思,是写岸边延绵环绕生长的芦丛。在古诗词里,芦苇的意象通常用来寄托悲秋伤怀,离愁思乡之意。而这里,他却说不荒寒,为什么?当然是因为“自在”。心自在,寒不在。 隔江岚气赵家山,曾见名公宴翠鬟。 今日祠堂映修竹,灵光犹绕碧云间。平山堂 此绝注明了题《平山堂》,这个平山堂是中国被历代文人吟咏最多的建筑之一,从欧阳修起到苏轼,康熙,乾隆等,自古以来被文人雅士引用不绝,单是乾隆就有题四十八首之多。可见该平山堂之诗意不凡。所以老人至此,自然是不放过的。 绝仅四句,却既有着空间的距离,也有时间的变换,并兼内心和外在“所见”之变化。所谓的内外,远近,昨日,今朝的变化皆在这短短的二十八个字当中,容量颇大却又不失轻灵悠然的诗意,让人颇为感佩。我们看: “隔江岚气赵家山,曾见名公宴翠鬟”。此“隔江”便与平山堂拉开了距离----此是远远地看着。既是远看,又是“岚气”相罩,自然是只能看山,即“赵家山”。这里的“赵家”寓意着这座山开于宋朝,是赵家的地牌儿。“岚气”就是雾气。这两句虚中有实,实中又含虚,是现实与虚幻中想象的交融。比如上句写隔江观望,下句則进入了遥想和虚幻:“曾见名公宴翠鬟”,这里的“见”并不是真见,所以他用了“曾”,这个“曾”字是让他立在这里进入遥想的一个点,也就是说,既然是“曾见”,当然就不是现实,只能是虚幻中的“见”。而“赵家山”三字是牵出这个幻见的手,“岚气”则是“见”的氛围烘托。这种种条件之下,“见”到“名公宴翠鬟”便自然顺达,水到渠成。这些是需要认真仔细地体会的。这便是诗意的承接和流畅。高手写诗有前后左右相互的烘托和映照,所有的字都不是孤立存在,你感觉到的融融的诗意正来源于这种烘托。虽然时间和空间,现实和虚幻在不停的转换,却毫无突兀骤猛和违和感,也是因了这气氛的烘托和那只无形手的牵引和承接。这是写诗很重要的体会。 “名公”即欧阳修,传说欧阳修当年在平山堂大宴宾客时,常取荷花千朵,着侍者取花传客,依次摘其瓣,最后一片者则饮酒一杯并赋诗一首。所以这里的“宴翠鬟”并不是宴请翠环,而是在宴上穿梭的侍女。 “今日祠堂映修竹,灵光犹绕碧云间”,则把时间从往日的隔江遥望拉到了“今日”。时间上的距离从今日二字里见到了。从隔江观望到今日的堂前映竹,这一句里时间和空间转变同时出现。“灵光犹绕碧云间”是对之前思幻的诠释,“灵光”是对先贤德泽的赞美,即回到了现实之中,欧阳修的贤明功德仍然萦绕在这碧云之中不曾离去。 跨水玲珑涌五亭,亭前小语是风铃。 垂杨多处烟全绿,古塔颓边草自青。 这里的“五亭”是指扬州瘦西湖上的五亭桥。五亭桥上五亭的四个檐角均有风铃系之,微风吹过,铃声阵阵,清脆可听,所以诗中说“亭前小语是风铃”。以“小语”拟风铃之声,可谓纤巧灵动,“小语”者,喻风小也,微风习习之中踏桥而上,望四周满目皆绿。唯有斑驳的古塔掩映在青草之中。此诗是眼中所见之景,写见之所见,见绿則写绿。但“青”与“绿”在诗意上重叠,没有了层次和色彩的错落感。所以“草自青”换一种写法也许会更好一些。 有栏杆处皆临水,在树阴中独过舟。 月观风亭凭纵赏,渔湾鹭港最宜秋。 写过了白日,诗笔指向了月下。月下赏景依然纵情。“有栏杆处皆临水,在树阴中独过舟”完美地诠释了瘦西湖的特色,与“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异曲同工。这首诗赏的是瘦西湖小金山上的风亭,但此赏却不是在风亭内的赏,而是在风亭之外的遥望,这个感觉是从“月观”处来的,“月观风亭凭纵赏”,即月下观风亭。所以此处的“凭”则是凭了起句中的“栏杆”,由此纵赏风亭及秋色宜人中的鱼湾和鹭港。 龙天钟鼓自清酣,膜拜禅规我略谙。 容易水乡成佛国,莲花红艳胜江南。 是日法海禅寺有念佛道场。此时仍是游在瘦西湖,诗人的脚步走到了立于湖水中央的法海禅寺。开始了一段小白描。“龙天”二字告诉了你这里是佛家之地,“钟鼓”是佛家念佛时的鼓乐声,悠扬且酣醇。这些膜拜的规矩我是略略懂得的,白描也在于此:膜拜禅规我略谙。“容易水乡”是“水乡容易”的置换,“莲花”不仅仅是写景,也是佛家的氛围烘托和铺垫。 词仙俊赏淳熙世,红药犹存廿四桥。 后八百年空怅望,黄鹂声似玉人箫。 这一首可谓玄机多多,这玄机便是诗中层层叠叠的人物和典故,这些人物典故堆积在一起,读起来却没有堆砌感,这是他的高明之处,所谓的用典无痕正是功力和学问的验证。 “词仙俊赏淳熙世”中“词仙”说的是诗人姜夔,“俊赏”则是引用了他《扬州慢》里的诗句:“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这里的杜郎便是唐朝诗人杜牧。传说杜牧曾以在扬州诗酒清狂而著称。比如他广为人们传诵的那首《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便是一例。这里的起句中以姜夔引出杜牧,再自然地牵出二十四桥之“红药犹存廿四桥”。“红药”写的是芍药,所谓的二十四桥又名红药桥,盖因桥边遍植芍药花而得名。八百年过去了,前人已逝矣,唯有树上黄鹂声声如玉人的箫声响在耳边,引起我无限的怅思,这便是:“后八百年空怅望,黄鹂声似玉人箫”。 在这一组十二首里,几乎每首皆是畅游之快感,如前面所解的“不着闲愁亦有情”,“一橞萧疏意不穷”,“我与野鸥同自在,岸回丛苇不荒寒”。即使秋色也是相宜的,“月观风亭凭纵赏,渔湾鹭港最宜秋”,唯有这一首透出了怅意,盖由二十四桥诗中的凋零萧瑟之感所起。这就是所述之物皆有来源,所发之感皆有所起。 天人三策董江都,一井寒泉更渫无。 犹笃遗经少荒宴,汉皇至竟得师儒。 这首写的是江都相董仲舒。董仲舒曾两任江都相,留下了诸多遗迹,可惜这些遗迹大多难寻,其中的“董井”便是,所以诗的前两句诗人写道:“天人三策董江都,一井寒泉更渫无”。“天人三策”,是董仲舒提出的治国之策。当年汉武帝即位后,向朝臣征问治国之策,董仲舒连上三策以答帝问,这就是著名的“天人三策”。在三策中他主张天人合一,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如此开创了中国两千余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局面。这里的“天人三策”正是此一典故。但三策犹在寒泉却已难寻,“一井寒泉更渫无”,写的是董井已经淘尽并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了,即使这样,他的“遗经”,即他的学说仍为后人尊崇,便是汉皇也尊他为先师。 鸣雨篷头绝好听,归途霁景又扬舲。 二分带得扬州月,七夕还看白下星。 是夜林敦明招饮,同高篠庵、吴虞薰集玄武湖舟中 一步一景,一景一诗的扬州之行到这里终于结束了,畅游的喜悦仍在,所以诗中没有离别和不舍,竟然连雨打船篷的雨声都绝顶的好听。这一天老友林敦明召集大家泛舟玄武湖饮酒,同舟者有高篠庵、吴虞薰。在淅淅沥沥的雨声中畅饮话别,在秋雨初霁时扬帆走上归途。这就是“鸣雨篷头绝好听,归途霁景又扬舲”。“二分带得扬州月,七夕还看白下星”,这里的“二分”取自 唐朝徐凝的诗《忆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 扬州 。”这里即写了扬州的月色,又表达了时间的移动,我今天还在扬州赏着皎皎的扬州月,到了七夕时,我就回到南京看那里的星星了。“白下”正南京的别称。

图为吴石将军 扬州十二首足以看出老人家和高徒吴石之间的师生之谊。更能看出老人家在高徒陪伴之下的欣喜和满足。这种情谊经年不变,被他写进了诗里,也更写进了心里。在许多年后,老人家仍有诗篇回忆这段同游江南共处吴中的日子。在1949年吴石将军赴台前夕,他特意回到福州拜别老师,并叮嘱老师:“恐时局有变,请尽量居家,敬少外出。”老人对爱徒的归来喜不自胜,特作一诗以记之曰: 喜吴虞薰归 吾年未六十,作客依燕都。 君来谭群经,灯前衍卦图。 爻辞参秦汉,象理探古初。 君今逾五十,归里握虎符。 干城卫邦土,腰带悬属缕。 光阴转目间,仿佛游三吴。 予曾挈眷居金陵数月,皆住君家。 世事烟云幻,前后只须臾。 遗忘苦未能,一粲扪霜须。 注:此诗为未刊稿。 己丑1949年作 此时的吴石已五十有余,老人家也已是八十二岁高龄。他在诗里回忆了当年师徒两人在一起研读圣贤之书以及研经占卦时的情景,更是特别注明在畅游三吴时携眷住吴家数月。如今光阴似箭,转眼经年过去却仿佛只是须臾,那些美好的时刻我怎能忘记啊,每每想起仍会捻须会心而笑。 这应该是老人家写给吴石将军的最后一首诗了,那以后不久吴石退赴台湾,并于次年6月在台湾遭叛徒出卖被国民党军事法庭判死。又两年后老诗人也魂归天上,一场师生情谊至此终结。 吴中之居虽仅数月,但却是老人家人生中难得的时光,亦是他一生当中颇值得赘述的一段经历。这里面不仅仅是有来自学生的骄傲,更有他作为一个老师的骄傲和光彩。这一段故事以诗为凭记录于此,算是完整地记录下了老人家的一段经历。希望我们能从诗人的诗词中探出更多的故事,逐渐地还原他的人生,还原出一个活色生香的何振岱。 申美英 申美英:美国洛杉矶作家协会会员,《洛城诗刊》古诗词栏目编委!中英文双语杂志《诗殿堂》古诗词栏目主编!

9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entarios


bottom of page